

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
思政大讲堂
第23期


柴甜甜
让每个孩子快乐和幸福是我最真挚的追求。师以德为本,心以爱为源;以真理教书,用真情育人。

《周文雍陈铁军:
刑场上的革命婚礼》
从小学党史,永远跟党走。欢迎大家走进“学党史、强信念、跟党走”思政大讲堂。我是今天的主讲老师柴甜甜。今天我们思政讲堂的主题是周文雍陈铁军:刑场上的革命婚礼。
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红花岗内,有一座由董必武提名的血祭轩辕亭。93年前,这里曾举办过一个悲壮的婚礼,婚礼的男主人公叫周文雍,女主人公叫陈铁军。
在这里,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一个关于信仰和爱情的故事。
周文雍,广东开平人,生于1905年8月,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,兼团广东区委经济斗争委员会书记,1926年4月被选为广州工人纠察队总队长,1927年4月,任广州市委组织部长兼工委书记和广州工代会特别委员会主席。
陈铁军,原名陈燮军,广东佛山人,生于1904年3月,1924年秋,考入广东大学文学院预科,1926年4月,加入中国共产党,任中山大学中共支部委员,中共广东区委妇女委员,广东妇女解放协会秘书。大革命失败后,1927年10月,周文雍被选为中共广东省委候补委员,投入广州起义的准备工作。
陈铁军受党的派遣装扮成周文雍的妻子,一同参与准备广州起义。
1927年12月11日凌晨,震撼中外的广州起义爆发,广州起义给背叛革命的国民党新军阀,以沉重打击,在激烈的战火中建立了,广州苏维埃政府。周文雍被选为广州苏维埃政府人民劳动委员,因力量悬殊,寡不敌众,广州起义在各派反革命力量的联合进攻下,最终失败。周文庸率领部分起义武装与10多倍于自己的敌人短兵相接,奋勇死战,最后杀出一条血路,突围撤离广州,辗转到了香港,负责联络和安置撤到香港的同志。1928年1月周文雍当选为中共广东省委常务委员兼广州市委常务委员,再次与陈铁军假扮成夫妻回到广州重建党的机关。
1月27日,由于叛徒出卖周文雍与陈铁军在住所不幸同时被捕,在狱中他们备受酷刑,仍坚贞不屈。周文雍在监狱的墙上写下了头可断,枝可折,革命精神不可灭,壮士头颅未党落,好汉身躯为群裂的壮烈诗篇。周文雍和陈铁军钢铁般的革命意志使敌人无计可施。当敌人宣判他们死刑时,他俩神态自若,视死如归。
周文庸提出要与爱人陈铁军照一幅合影,作为给党和同志们的永别留念。
1928年2月6日元宵节的下午,敌人把周文雍、陈铁军押到红花岗刑场,他们沿途慷慨激昂的高呼口号,高唱《国际歌》。在刑场上两人宣布正式结为夫妻,举行了悲壮的婚礼。“现在当我们要把青春和生命献给党,献给人民,献给革命的时候,我要向大家宣布我们就要举行婚礼了,让这刑场作为我们新婚的礼堂,让反动派的枪声作为我们新婚的礼炮吧。”
周文雍牺牲时年仅23岁,陈铁军牺牲时也仅24岁。当周恩来得知两位烈士在刑场举行婚礼的故事后,心痛的说,这是人间最纯真最高尚的爱情。1957年人民政府在周文雍、陈铁军牺牲的地方建造了血祭轩辕亭,以此纪念为追求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牺牲的的仁人志士。
老师们,同学们,本期的思政讲堂就到这里了。我们下周一再见。
【END】
撰稿:柴甜甜
审核:冯会锋